“父亲既然不喜欢母亲,为何老太爷也执意要结这门亲事?”</p>
“那是因为,不光是苏家主动求亲,谢家也想要促成这门亲事。”</p>
“为何?”苏若垂眼。</p>
鲍嬷嬷深吸气:“因为,因为谢家想要得到天工坊的制锁技术。”</p>
苏若扶杯的手闪了一闪。“这是谢家跟你说的?”</p>
“不是。”她摇了摇头,往下说起来,“是太太说的。当年太太出阁之前,其实与老爷是认识的,虽然一个在徽州,一个在燕京,但对彼此的印象还留存着。太太听说这门婚事定下来,心里也愿意,一心一意地筹备出阁。</p>
“但在出阁之前,那天夜里老太爷与大舅老爷却把忽然把太太传到了房里说话。我以为是寻常的叮嘱,毕竟到了京城,又与徽州不同。不曾想,太太竟然气冲冲地出来了,大舅老爷从后头追过来,她也不许我们开门。等他走后,我看到太太在屋里抹泪,一张脸气得通红的。</p>
“但我问她缘由,她当时却没有说。只是没一会儿就叫我把嫁衣什么的全收起来,她说她不嫁了。</p>
“我哪里担得住这么大的事?自然去告老太太。后来人都来了,关起门来劝了许久,好歹是说通了。</p>
“后来我才知道,谢家当时是妥协了,但在太太嫁过来后,每次大舅老爷跟太太说的,都是同一件事,就是让她拿到学会苏家的锁艺。</p>
“但是太太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既然成了苏家媳妇,那她就是苏家人,绝不做有损于苏家的事。”</p>
到这里时,鲍嬷嬷抬起头来,眼里有了光辉:“说到这一点,姑娘倒是很像太太。”</p>
苏若怔怔地望着前方,与其说是在看她,不如说是在看与她之间那片空气。</p>
她去谢家次数不多,没有太多印象,更谈不上多深的感情,可是因为母亲,她对谢家总是笼着一层天然的好感,那是她母亲的娘家,他们养育出了谢氏这样的好女儿,那他们必然也是很亲善很正直的人家,可是鲍嬷嬷说的即使他们没有杀谢家,那也够卑鄙的人了不是吗?</p>
“我要怎么相信你说的?”</p>
鲍嬷嬷立刻磕头:“老奴若有半个字的假话,定叫我天打雷噼,死无葬身之地!”</p>
苏若别开头,斜阳的光影穿过架上的兰花,花影晃荡。</p>
她缓声道:“所以,谢芸每次进京见母亲有争执,就是因为这个。”她看向地下:“谢家既然能做出这种事,你又怎么说得出口,让我相信谢家在母亲死后还惦记着我呢?母亲是他的亲妹妹,他都不曾爱惜,你却要我相信他会爱惜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