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加更何在?(1 / 2)

代国郊外千里之处一座平凡无奇的小山村内,挨家挨户圈养的狗爬在窝里耸头耸脑,本该到时打鸣的公鸡难得趴窝,一直到日头逼近晌午,才有一扇闭紧的大门小心翼翼的从内向外窥探出一条细缝。

门里有人低声仿佛畏惧着什么的问道“怎么样外面的天地变了吗”

有人停顿了几分钟,方才用放松的语气缓缓说道“没有,都好好,好好的”

“唰啦”

大门被推开,屋子里头居住的一家三口惊疑不定的走出来,望着熟悉的院子,走出棚子的大黄狗,还有那只神气十足的大公鸡,这些人才有一种活下来的实感。

昨夜天地大变,那座这数月来闹出不少诡异之事的山峰居然消失了一整夜,巨大的轰鸣声不断响起,今早又一切恢复正常,不明真相的人恐怕会怀疑神仙显灵

这户人家的男主人胆子大,半夜趴在窗口一瞅,当即就吓得脸白如纸,立刻把房门窗户统统关紧,一边招呼家里的其他人念佛求神,一边闭目等死。

愚昧的人有愚昧的智慧,外面闹的惊天动地,他们这些家在附近的,就算逃出门也比不上人家翻掌覆袖间的神通威力。

若要殃及池鱼就他们那点儿力气跑还是不跑没有丝毫区别

意识到自己无路可走的男主人抱着自己的妻子,妻子又搂着孩子,一家人就这么心惊胆战的过了一宿。

今早听到外面的动静消失了也不敢出门,直到中午思忖着光天化日之下,魑魅魍魉这等邪物应该不敢现身,才小心的打开房门,探探屋外的变化。

然而房门一展,村外山清水秀,景色一扫先前的邪氛缭绕,倒是恢复多年前的光彩。

趴窝的老狗晃晃悠悠的走出来,用湿润的鼻头蹭蹭小主人的裤子,大公鸡气势十足的咕咕咕叫

越来越多和这户人家相似的人走出房门,望着这处祖祖辈辈生活的地界,脸上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喜悦。

他们活下来了

附近好几个村子看着钟灵毓秀的山峰,不约而同的做出相似的感叹,喜悦溢于言表。

之后不久,附近德高望重的几名老人决定在这座发生许多怪事的大山上起一座山神庙,选址就在三个村子的正中间,庙宇建成的那日,三个村子的居民共同发誓,此后常年祭拜,代代不休。

誓言成立当日,天降浩然洪霞,披红带彩,气象万千发于山巅,见者无不大喜

随着山神庙的异象出现,这附近的土地上再也没出过任何怪事,人民安居乐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好一派诗人笔下书写的田园风光。

日子不知不觉过去,所有人都遗忘了那晚发生的一切,整座山在缭绕的烟火中越发神圣,古木苍松,绿意盎然,山脉生机旺盛,大片翠色绵延数百里地

而在群山深处,某个被镇压的存在卧倒在深深的土层下方,其腐朽的尸骸之上,有一具成人大小的骸骨用森然惨白的骨爪用力抓紧尸体的脖子,骨爪凶狠凌厉,撕烂尸体的喉咙血肉,仿佛有什么深仇大恨,即使这具身体已经死去,白骨之身也仍要亲手索命

漂浮在大山表面的烟火之气向着这具尸体的方向飘来,化作金光闪闪的信仰之力吹入骸骨表面。

只见白骨表层不见丝毫泥泞,干净的有如一整块玉石雕刻而成,肋骨剔透,指骨修长,头部两个空洞之中,因烟火之力的相助,两朵赤金色的星火骤然点亮。

山神庙的顶梁柱一阵动荡,咔嚓一声,坚固无比的庙宇居然在这个无风无雨的天气中坍塌成一地废墟。

此时的代国对此一无所知,或者即使知道也不会放在眼里。不过是一所村民自发建造的山神庙塌陷,这又有哪里值得日理万机的文武大臣过问恐怕连城门口的小吏都不会当做一回事。

这时的代国上下,有权有势的贵族公卿,注意力早就集中到丞相府门口。

代国首府,阳京城内。

各街坊人流奔走,喜大普奔的到处通知,那些丢失的孩子都被找回来了

不少丢了孩子的人家一早就集中在丞相府门口,许多眼神乱洒的父母焦急的寻找着自己孩子的身影,这种乱象没持续多久,丞相府内就有派仆人出来,镇定自若的指挥这些父母在一旁老实排队,同时拿出点名册,每个孩子都被安安全全的送回到自家父母手中。

这些寻回孩子的人家抱着找回来的人左看右看,待发现他们的脸色不过是有些苍白就全无影响之后,热泪当场流落下来,这些孩子连着他们的父母自发的向丞相府叩拜,场面一时热闹到连皇宫里都派人过来询问。

而本应该站在外面接受万民敬仰的当事人,向君华正趴在书房里一条软塌上用手指把玩着心魔石。

讲个不太让人开心的笑话。

他发的文被人打差评了。

今早儿匆忙赶回来吃早饭的他,还没等睡一觉开心一下,就因为手欠打开心魔网,看着那个突然出现的差评内牛满面,心理落差贼大。

作者的小心肝被伤透了。

向君华要嘤嘤嘤啦。

打负分的混蛋你做个人吧

脆弱的玻璃心差点儿暴走

为了阻止他,丞相府耗费了三块砚台,两幅瓷枕,外加一整套的茶具和座椅,全都是质量贼硬扔到地上都邦邦响的那种结实货

结果这些东西落到他手里平均支撑下三秒,这还是因为他摔茶具时回忆了一番手感。

被打负分的伤害太大,向君华揉着发红的眼睛,打算记住黑子的名字并恶狠狠的在小本本里诅咒他

两指一划,像是现代触屏手机一样的玩法,心魔网小说区兰若文学剑气冲霄评论界面内,一行字体清秀的名字仿佛一幕郁郁葱葱的竹林小径,水声叮咚,琅竹雅亭,携着满笔书韵浮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