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尘缘 (六)(1 / 2)

乱世宏图 酒徒 2999 字 1个月前

第七章 尘缘 (六)

俗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坏事做尽的李有德不怕官府,不怕鬼神,对于太行山的绿林好汉,却是敬畏有加。

官府虽然吃人不吐骨头,但吃掉的通常都是普通人家,对他这种头上长着角嘴里长着牙的地方豪强,向来是以安抚为主。鬼神虽然可怕,毕竟虚无缥缈,听说的人多,见过的人少。然而太行山的绿林好汉,可是看得见摸得着,并且做事从来没有任何忌惮。一不小心没伺候周到,从此这世界上就不会再有什么李家寨。并且在贼人没主动撤走之前,地方兵马保证连一个屁也不敢放!

不过当着一堆爪牙的面儿,李有德今晚也不能表现得太怂。否则众庄主、堡主们一看,敢情你在呼延大当家眼里就是块随时都能切上一刀的肥肉啊?那联庄会,还是趁早解散了为好!反正大伙的家都靠近太行山,找大佛去上香也多绕不了几里地,又何必理会李家寨这座土地庙!

“你先回去,让你二叔公好吃好喝好招待着,等我安排完了手头上的事,再看看仓库里有没有多余的粮食!”故意将嗓门提高了数分,李有德对着前来报信儿的李顺吩咐。无论脸上的表情还是挥手的动作,都好似没把前来“借”粮的绿林好汉放在眼里。

他江湖经验丰富,咬碎牙齿也能撑出几分底气。而他的侄子李顺,却不明白自家长辈的良苦用心。吓得激灵灵打了个哆嗦,哀求的话立刻脱口而出,“不是,不是呼延大当家的人,是孟二当家的手下,两个陌生面孔,难说话得很!”

“那也让他们给老子等着!”李有德大声断喝,灰白色的头发根根发乍。

绿林道这两年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宁挨呼延的打,不吃孟二的席。大当家呼延琮即便跟你动了拳头,也未必会将你当场打死。而招惹了二当家孟凡润,却根本无法预测自己什么时候就会大祸临头。

所以话说得虽然极为响亮?李有德却不敢再多做半分耽搁,随便跟众堡主们交代一下暂且收兵十一,便飞一般返回了自家老宅。

一见了客人的面儿,李有德的心情顿时更加忐忑。他在当地黑白两道通吃,这辈子算是见过不少风云人物。所以平素粗略看一眼别人的举止打扮,就能将对方的身份地位判断个八()九不离十。而今天,他这一套观人之术却彻底失去了效果。两位太行山上下来的好汉,论气质要多高贵有多高贵,可身上的衣服和脚下的鞋子,却是普通到无法再普通的货色,给李家的管事儿穿,都略显寒酸。

“两位贵客莅临,老朽一时有事儿未能远迎,恕罪,恕罪!”心中越是忐忑,李有德的表现越为恭谨。脚刚一踏过大堂的门坎儿,就立刻躬身拱手,大声招呼。

“嗯!”贵客中年纪稍长的那个却连屁股都没抬一下,扫了他一眼,低声冷哼。

年纪稍幼的客人,则相对礼貌一些。笑呵呵地坐直了身体,轻轻摆手,“李寨主不必客气,您家大业大,难免事情多一些。反正我们哥俩只是奉命前来筹集粮食,您即便不露面儿,只要粮食能准备好了给我弟兄装车带走,也没关系!”

“这——”李有德的老脸,顿时如同被人来回抽了七八个耳光一样,红中透紫。这根本不是失礼不失礼的问题,而是对方根本就没拿他李有德,拿他的联庄会当成角色看。否则,即便是佃户到地主家交租子,地主也会给个笑脸,顺带管顿饱饭吃!

然而无论内心里头有多恼怒,李有德却不敢跟对方当场翻脸。他的联庄会到目前为止只具备了个雏形,没有三到五年的磨合整训,根本不可能拥有跟太行山群雄分庭抗礼的实力。而在回到自家大宅的路上,他已经摸清楚了来人的情况,就孤零零哥俩骑着两匹高头大马,身边没带着任何随从。

这年头,敢不带上十名弟兄就穿州过县的,要么是有恃无恐,要么就是被仇家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提着脑袋冒险。而在座的那两位贵客,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是后一种。那他们所依仗的,毫无疑问就是呼延琮这个金字招牌。只有呼延琮麾下的杀星,才敢不在乎沿途的各路蟊贼,招摇过市。如果哪个蟊贼招子不够亮,胆敢打他们的主意。用不了多久,老窝就会被连根拔起,从此彻底于江湖上销声匿迹。

“光义,把大当家的绿林令给李寨主验上一验,以免人家拿咱们兄弟当骗子!”唯恐李有德心里的顾忌不够沉重,客人当中年纪稍长的那个,忽然笑了笑,将一面木制的令牌放在了身边的矮几上。

“好!”年青的客人答应一声,将木牌拿起来,遥遥地递给李有德,“家兄赵元朗,晚辈赵光义,奉孟二当家的命,问候李寨主!”

“不敢,不敢!”李有德向前快跑几步,双手接过令牌,半躬着身体观摩。

令牌是常见的枣木所制,算不上珍贵。正面刻着替天行道四个大字,背后,则刻着一轮初升旭日。正是北方绿林总瓢把子呼延琮派手下出来办事儿的信物,李有德虽然见过的次数有限,却印象无比深刻。

不敢验看得时间太长,引起对方的恶感。迅速检查了一下包浆的新旧程度之后,他双手将令牌举过头顶,“李家寨寨主李有德,参见两位赵统领。遥祝呼延大当家身体安康,威震四海,早日封茅列土!”

“你倒是甚会说话!”听李有德祝贺呼延琮早日成为一方诸侯,年长的客人赵元朗脸上,终于有了几分笑模样,抬起头扫了此人一眼,低声夸赞。

“我家大统领,将来岂止会裂土封茅?”年少的“赵光义”志向却有些高远,伸出一只手将令牌接过,撇着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