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争论(1 / 2)

回突大王子的这封求和书信在庆朝朝廷上下引起轩然大波。主战的、主和的,文臣、武将均是议论纷纷。

“回突人阴险狡诈,咱们何必要与虎谋皮呢,依我见置之不理才是正途。”

“林大人说得轻巧,现今咱们看热闹,等回突人分出了胜负回过头来就该收拾咱们了。况且这大王子是长,由他继位乃是合乎常理。还不如卖那个大王子人情,扶他上位之后,签订世代友好盟约。再寻一个宗室公主和亲……”说话的是一个着绿色袍子的官员,看他满口的仁义道德,是文官序列。

“哎呦,谁谁打我”还没等那文官把话秃噜清楚了,额头上就挨了一下。

“你个老匹夫,你的气节何在。现在还没有分出胜负就想着和亲,怎么不拿你家小娘子和亲!”拿玉板打人的是一个精光内敛的年长武将。

那挨打的一看打人者着绯色官服,自知品级不如人,只在嘴里嘟囔着,“我倒是想呢,可没这资格不是。”

武将那边大多是准备打的,毕竟武将要想升官,靠得就是战争。只不过这打的策略又有争论。有的人主张将计就计,一举拿下回突王庭。有的人于现实计,主张出兵不出力,占领那割让的城池便罢了。

国舅刘成栋,现在应该称呼中书侍郎,见着一边站着的户部侍郎楚守义岿然不动,眉眼一动,不怀好意的问道,“楚大人怎么看待此事”

他的声音不高不低,又问的是楚家人,不少人都纷纷竖起耳朵来听。楚家的女婿冯延武可是边关赫赫有名的杀神,这战事正好与之息息相关。

楚守义道,“我乃户部侍郎,不通晓兵部事宜,自然听从圣意。”

刘成栋暗骂一声老狐狸,对着一旁冲锋陷阵的中书舍人使了个眼色。后者出列,开始了长篇大论,“圣人云……”

当今之朝堂,旗帜一般的楚成龄不在,再没有几个骨头强硬的存在。就算有,也被各种名目,明升暗降的剥夺了权利。

现如今,国舅一系明摆着要出兵。皇帝,群臣看了眼坐上首难掩疲态的皇帝。据内廷传闻,皇帝近日与后宫厮混,精神不济。稍有心气的大臣也泄劲了,这出兵一事就算是定下来了。

户部楚侍郎追问了一句,带兵打仗军饷何处筹措

刘成栋冷冷一笑,这还是担忧呢。不过,他早已有了对策,“上月雍州才到了半年的军饷,此次出兵只为佯攻,所费时日和精力都不多。待拿下回突十城以后,拿那里的赋税抵就是了。”

站在武将后排的安怀远听着朝堂之上,这一来二往的刀光剑影,有些意动,刚想站出来,被他爹安靖侯爷不着痕迹的阻挡了。安怀远看了看站在前列老僧入定的楚侍郎,默默的退回了队伍之中。

下了早朝,从太极宫鱼贯而出的朝臣们泾渭分明又派系林立。

户部侍郎楚清和无视左右的打探的目光,独自一人行走在官道上,不疾不徐。他随意的瞥了一眼垂手候在一边的安怀远,径直的往前走着。

楚清和这安之若素的风度,让关心则乱的安怀远也从容镇定了不少。想了想,安怀远不疾不徐的跟了上去。

出了宫门,果然在不远处,楚清和正坐在马背上等他,安怀远连忙打马跟了上去。路过的官员也没什么诧异的,毕竟安怀远与楚家外孙女定亲的事是长安城内人尽皆知的事。就算有人不知,这经年累月的,四时八节安怀远俱是执子侄礼上楚家行礼问安。风度翩翩又情深义重的郎君,让长安城内外的小娘子们对那位素未谋面的冯家小娘子又羡又妒。

差着一个辈分的俩人骑着高头大马,行进在熙熙攘攘的朱雀大街上,绯色官袍配腰间的金带,再加上同样清贵的长相,叫人移不开眼。

安怀远到底年轻了些,又事涉心上人,沉不住气也是理所当然。他看了眼四周,热闹的大街上,店铺鳞次栉比,行人往来穿梭如织,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倒是个说话的好地方,前后都是随从隔开了,不用担心有人偷听了去。“楚叔父,现在这情形如何是好”

楚清和看了眼这年轻的后辈,不由得暗赞一声阿爹好眼力。这安怀远不仅是年轻一辈的佼佼者,难得的是对阿微痴心一片。看这担忧的眼神,不知情的还以为即将上战场的是他呢。

“大郎对现在朝廷局势怎么看”

安怀远一愣,自己的疑问没解答,楚叔父反倒又问了一个宽泛又不好回答的问题。但长辈考教,又是阿微的长辈……,他仔细的想了想,认真的道,“自楚公致仕以后,刘氏独大。”

“大郎以为这是为何”

“群臣百官各有所思所想,没有一位有威望的人物领头。”安怀远略一思索,给出答案。</p>

“魏尚书、张侍中等人威望不足,但资历颇深。先帝时也曾当廷争论,为何现在都不出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