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一聚(1 / 2)

七零妇产圣手 金面佛 5442 字 1个月前

过了谷雨, 小林大夫长在游泳池里头的辣椒开出白色的小花时, 余秋点了豆子, 坐上了离开杨树湾的客船。何东胜也吃完了在陕北的最后一碗臊子面,抹干净嘴巴上火车。

铁路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火车贯通的东西南北,呼啸的气笛声中,人们都踏上了自己的旅程, 然后汇聚在京中。

余秋下了车,上次带她来京中的王同志在前面引路,一路上都不停地絮叨“东西带齐了吧,要没带齐的话赶紧准备。我马上带你去买。等出去了再买就不方便了。”

余秋嘴里头应着声, 眼睛不由自主地东张西望。

王同志笑了起来“别着急, 约好了在前面见。”

林教授也在旁边笑“总是忍不住的, 这都多久没见了”

小儿女总是最挂念彼此。

她话音刚落下, 不远处就传来惊喜的喊声“小秋。”

何东胜像一阵风似的跑来,王同志都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就感觉身边有一阵风刮过, 然后他听到了余秋的声音, 带着哽咽,像是在哭“东胜”

王同志下意识地转过头, 然后惊恐地看见大庭广众之下,何东胜一把抱住了余秋。哦不,这没什么,重点是余秋颠起了脚尖, 直接勾上了何东胜的脖子,朝他的嘴巴上重重地印下了一个吻。

“你瘦了。”余秋高举着两条胳膊,捧着何东胜的脸,咧开嘴巴笑,“你现在看着比我还老。”

她的男友剪了寸头,大概是因为火车上条件有限,不知道他的胡子几天没刮了,下巴跟嘴唇上都是一层青茬,硬邦邦的,像刚冒出来的松针一样。他的脸也皴得厉害,陕北的风噪,大概连蛤蜊油都压不住,当然也可能是他想不起来擦脸。都不晓得这几个月究竟是怎么过的,又遭了多少罪。

“我本来就比你老。”何东胜也笑,“你长肉了,还是我们杨树湾养人,你越养越小了。”

比起上次她跟个骷髅架子似的,气若游丝回到杨树湾的时候,小秋长了起码有20斤肉。面颊饱满了起来,脸色也白里透红,皮肤嫩的能掐出水。大概再养两年的话,就能把她揣在口袋里,到哪儿都在一起,永远不分离。

王同志在旁边看得浑身不自在,琢磨着自己是不是应该站在前头替他俩挡挡。这个样子影响实在不太好,周围的人全都朝他俩的方向看。

不过王同志再看看何东胜的身高,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算了,余秋自己不嫌踮着脚尖累,他也不费这个心了。

然而王同志有心成全久别重逢的小情侣卿卿我我,时间却是不等人的。他们这趟进京,各自都带着任务,谁也不能在火车站多逗留。

何东胜听到车站的播报声,不得不松开余秋,叮嘱她道“你多照顾点儿自己,不要太累了,要注意休息。编书的事情不着急,慢慢来,身体是最重要的。”

他又拜托林教授,“麻烦您了,教授,没人提醒的话,她老是想不起来吃饭。”

余秋扑哧笑出声“教授比我还想不起来呢,要是不喊,肯定误了饭点,然后随便凑合着吃。”

何东胜颇为无奈“那你得好好照顾教授啊,无论如何都得想起来。”

王同志看出来他还有任务,赶紧点头打包票“你放心,这次是集体行动,她们想落单都落不了。”

余秋赶紧将行李袋推给何东胜“阿姨跟胡奶奶给你准备的,有蘑菇酱有牛肉酱还有香辣鱼干,还有木耳,香菇都是晒干了的,你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可以吃上一阵子。”

何东胜赶紧推回头“你带着吧,到了外头饭菜不合口味,到时候也有东西下饭。”

余秋笑了起来“不让带的,检查起来很麻烦。再说我到时候跟着大部队走,拿这些东西也不方便。你好好吃饭,我下次看到你的时候,你起码得胖5斤,不然就是没完成任务。”

何东胜只得收下包裹,念念不舍地同女友挥手道别,紧走两步,往出站口的方向去。

警卫员已经在旁边等他,两人大踏步朝前走,迎上一位穿着灰色列宁装约摸30岁上下的男子。那人风尘仆仆,显然也是经过了一番颠簸才抵达京中的。

何东胜与警卫员想要接过他手上的行李,却被他谢绝了“东西不重,我自己可以的。”

说着,他还朝何东胜点点头,礼貌地打了声招呼,“麻烦你们了,我自己过去就行的,还要麻烦你们跑一趟。”

跟着过来的工作人员笑“就是顺带着的,本来也是要跑这一趟,正好一块儿回去。”

男子跟随他们上车,坐下来就开始同工作人员说话“问题是卷子出的实在太难了,根本不是给工农兵学员写的。去年的试卷我就做过,我都写不出来,让工农兵学员怎么考我还是所谓的哈军工培养了四年的高材生呢。我做了,代数刚刚及格,几何才40多分,物理80分,那是因为我学导弹控制的,化学卷子我基本上交的是白卷。

高考能考上的都是干部子弟,一听到消息就麻利地回城,父母还给请了家庭教师,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他们考不好谁能考得好踏踏实实劳动的,哪儿来的时间看书复习

我本人就是从大学出来的,我也不是被推荐,我就是自己考上的大学。我不过想给那些踏踏实实参加生产实践的知青一个公平的待遇,通过恰当的考试办法进行选拔。我还是倾向于334方案,就是中学毕业统计成绩占比30,劳动表现、群众评议占比30,高考成绩占比40。不然现在参加考试的普通知青还是吃亏。

因为那些干部子弟可以名义上还在插队,实际上人早就回到城里头,压根就没有下田干过农活,一得到高考的消息又开始忙着补课了。这样对普通考生不公平。”

那工作人员就是笑,也不接他的话。

何东胜在旁边听着不吭声,感觉他说的方案挺不错的,虽然那30的群众评一分很容易被人所左右,但是如果70把握住了,基本上也能定乾坤。而且30的中学毕业考试成绩有利于维护学校教学秩序,读书无用论就没了用武之地。

不过30的中学毕业考试成绩恐怕也容易被操纵,除非是统一组织起来全省统考,按照高考的规格进行,否则暗度陈仓的肯定不在少数。

他不知道这人的身份,但是瞧着接人的架势,想必也不是普通人。

何东胜在心中发笑,普通人怎么可能得到主席的接见。像他这样的,大概属于异类吧。

他一边竖着耳朵听那人说话,一边在心里头琢磨着自己要是见到了主席应该如何回答问题。

估计会让主席失望的,因为几乎所有他调查过的日子真正过得不错的大队,都没有完全依靠农业生产以及家庭养鸡养鸭,靠的基本上都是办小工厂做小生意。

有些学大寨的典型跟杨树湾一样的套路,工厂晚上开工,白天假装全靠农业生产。

有的则是走街串巷的做小买卖,整个大队做买卖,甚至地里头产不出那么多粮食,想办法从外头买了交粮。

真要细算起来,基本上每一个都在走资本主义道路,所以大家伙儿即使日子过得好,照样战战兢兢。

至于那些年年指望反销粮的地方,原因也无外乎两种,一个是本来就土地贫瘠,产不了庄稼,另外一个就是领导瞎指挥,明明自己不会种地,还非要想当然,农民从年头忙到尾,结果连种粮都说不回头。

车子转弯的时候,那年轻人疑惑地侧过头“那好像是妈妈吧。”

旁边的工作人员也跟着看,肯定地点头“大概是要接什么重要的客人吧。”

年轻人这才收回脑袋。

他不知道的是,那辆车同他们擦肩而过之后,江同志就焦急地下了车,然后四下张望,嘴里头念叨着“你们啊,小豆子回来也不说一声,我都不晓得他是胖了还是瘦了。”

旁边的人陪着笑“这事儿我们也不知道啊。”

余秋跟林教授从另外一个出站口刚好出来,车子从江同志的车旁走过。

王同志小声念叨了一句“好了呀还挺快的,昨天还说不方便见客。”

他没提人的名字,林教授还是侧过头瞧了眼窗户外。她给江同志看过病,自然认出了人的脸。

她笑着接过王同志的话“病好了就好,不然实在太折磨人了。”

余秋的目光落在前头何东胜坐着的那辆上,不知怎么的,心里浮现出了古怪的念头,他们之所以接人,很可能是为了防止人被这位江同志接走。

从这人的年龄来看,那他的身份也相当明显了,应该是老人家的子侄辈,而且是极为受宠的那位。据说因为他小时候在老人家身旁长大,由这位江同志照应生活,所以彼此关系很好,情同母子。

余秋下意识地摇头,只觉得说不出的荒谬。至亲至疏夫妻,还真是有意思呀。

此时风光无限的人又怎么知道将来会身陷囹圄,一坐就是10多年的牢呢

如果她记忆没出错的话,去年那位白卷英雄事件的幕后推手就是这人。现在他应该是要去被老人亲自接见,不知道林斌对上他会不会吵架真要吵起来的话,搞不好林斌会吃亏的。

80岁的老人对于20岁的年轻人总有包容之心,30岁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过的人,看20岁的愣头青,十之八九是不顺眼的,人家可未必会让着林斌,说不定还会让他好好吃顿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