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家子沈钰(2 / 2)

科举发家 清涴 2911 字 26天前

钱翠花听着这话就气闷,心里也憋了劲儿,听到沈钰惦记着让她享福,也觉得怪对不住这个孙子:“你说你,投胎的时候眼神咋这么不好使,怎么就落到咱们家来受苦了呢”

沈钰一笑:“那不是知道奶疼我,这才赶过来了。再说了,我在家哪里受过苦爷奶爹娘和姐一个比一个心疼我。我这是落在福窝了才对。”

这话说得一家人就跟灌了碗绿豆汤似的,心里不知道有多舒坦。

钱翠花心情一好,看啥都顺眼,也不计较孙女吃了宝贝孙子的鸡蛋羹这等大错,扭头朝沈梅说道:“听到没有,你弟对你多好村里其他孩子谁不护食,以后你可别忘了你弟!”

沈梅利索地洗了碗,认真点头道:“我知道了奶,二娃对我好,我也要对他好!”

人都是对比出来的,沈梅想想村里其他同龄小姐妹,在家埋头干活还吃不饱,被兄弟欺负了还要挨爹娘骂,连哭都得躲着哭,不然又要被骂丧门星。对比起来,会帮她干活还会偷偷留鸡蛋羹给她吃的沈钰形象就特高大。沈梅真心觉得她奶这话没说错,她弟是这世上顶顶好的兄弟,摊上这么好的兄弟是她的福气。

沈梅就这么被钱翠花洗了脑,想着鸡蛋羹的滋味儿,一晚上都美滋滋的。

沈钰也在发愁,自己今年都六岁了,也不知道家里对自己有什么安排。摸着良心来说,沈钰自然是不愿意种一辈子地,思来想去,唯有科举这条路最适合他。

不是沈钰自夸,对于念书一道,他很是有些天分,当年大山中的教育资源那么差,他都能考出近乎满分的成绩摘下省状元的称号,带着全家一起走出大山,后来发达后还给家乡捐款铺路盖学校。现如今的处境比上辈子还差,沈钰也不气馁,头一个想到的也是通过科举出人头地,带着全家过好日子。就是不知道,家里长辈是什么章程。

爷奶他们确实疼自己,可是读书费钱,家里穷,怕是供不起。沈钰心里倒是有几个赚钱的办法,可他年岁小,突然说出这些东西,怕是要把李巧儿吓得请大夫。

更何况,现在这个大楚朝,沈钰也没听过,上辈子学的历史估摸着也派不上用场,沈钰上辈子是理科生,对于啃读四书五经考功名这事儿,内心也有那么一丢丢忐忑。哪怕上辈子是学神,这辈子专业不对口,在还没正式上课看到课本前,底气总归也不是那么足。

沈钰瞎琢磨的时候,李巧儿也在同丈夫商量:“他爹,你看二娃也六岁了,咱要不也向族长家学学,把他送去隔壁村的陈秀才家念书去”

沈二川是个闷性子,低头琢磨了半晌,闷声道:“读书是个费钱的活,家里没啥闲钱,养个读书人怕是养不起。”

李巧儿头一回急眼了:“再难,日子扣扣索索也能过。咱们二娃谁不夸他聪明就连族长那几个孙子都比不上咱二娃机灵懂事!咱就这一根独苗,你忍心他跟你一样,一辈子在地里刨食靠天吃饭”

沈二川想着白嫩讨喜的儿子要跟自己一样成天在地里忙活,心里也是一堵,思忖了片刻,抬头看向李巧儿:“你那儿攒了多少钱”

说到这个,李巧儿得意一笑,从床底下摸出个灰布包,小心打开:“你看,这些年老天赏脸没闹灾,娘把银子看得紧,这都是我这些年偷偷攒下来的,二两多银子呢!二娃念书的束肯定够了!”

说完,李巧儿又推了一把沈二川,朝着正房努了努嘴:“娘那儿肯定还有不少银钱,干其他事儿,娘不乐意拿钱,但你想想娘疼二娃的那个劲儿,能亏了他”

嫁了沈二川虽然没有兄弟帮衬,但也有一点好,家里就他一个儿子,老两口的东西都是他的,不用为着分家时一张桌子一个碗的事儿同妯娌闹腾。

沈二川想想,是这个理儿,又吩咐李巧儿:“今年的粮食我瞅着收成不错,咱家那三亩田估摸着能有一千二百斤的粮食,交了税还能剩不少。日子要是真紧巴,咱们就拿大米换黄米,实在不行再吃点糠,总能对付过去。”

李巧儿了了一桩心事,这才笑着歇了。

第二天大早,李巧儿鼓足了勇气挨到钱翠花身边,低声说了送沈钰去念书的事儿。

钱翠花瞅她一眼,觉得这窝囊蛋倒也没蠢到家,知道为孩子考虑。不过家里事多,钱翠花也没直接表态,摆摆手让李巧儿赶紧去地里忙活,转身进屋找钱铁柱嘀咕了半晌,出来后满脸都是笑意。

李巧儿没敢再催她这个彪悍的婆婆,依依不舍地看了正在喂鸡的沈钰一眼,满腹心事地出了门。

沈钰倒是没想到,自己烦心的事儿,他爹娘已经为他解决了大半。等到其他人都去田里割水稻去了,沈钰就见他奶笑着朝他招招手,小声问他:“二娃啊,跟奶说,你想念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