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连一直没有言语的竺无漏都忍不住瞧了过来,心里暗道:宁长意选择这个时机和天师道剥离,实在是高明的很,眼看着新主稳住了局势,麾下兵强马壮,早晚要跟孙冠算总账,就算大宗师再厉害,那也不过是个人武勇,但天师道二十四治势大,真闹腾起来,不会比白贼之乱的后果小。
所以,作为上三治之一的扬州治如果投诚,天师道失了财税和人口重地,如同断了羽翼和四足,宁长意可以说功在社稷,乃朝廷的恩人,皇帝怎能不赏识,不器重?
怕是从今而后,道门要以眼前这个女子为尊了……
“华夏自春秋战国伊始,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虽小有争执,却与世齐鸣,未曾见有如今日佛道般成为宿仇的。”袁青杞站了起来,于一众黑衣僧之间,翩翩如仙子出尘,道:“诸位大德高僧,无不文理会通,经义克明,却不知想没想过,天师道会同元凶灭佛,到底是何因结成此等恶果?”
先前质问那僧人冷笑道:“祭酒如此说,定觉得全是沙门的错。我辈比丘,与人为善,被杀被刮,纯属咎由自取,是也不是?”
袁青杞淡然道:“我闻竺道融宗主曾说过,修行之法,在于雷霆不能骇其念,火燋不能伤其虑,法师这样的焦躁,不如先回去多读几卷佛经,再来问难可好?”
“你!”
僧人面红耳赤,正要发怒,“阿弥陀佛 !”竺法识口宣佛号,道:“慧明,退下!”然后目视袁青杞,神态祥和,道:“请祭酒赐教!”
竺法识现在的辈分最高,那叫慧明的僧人虽然不服气,却不敢顶撞,愤愤然住了口,可眼眸却死死盯着袁青杞,几欲喷火。
“贵教之寺庙,皆务宏博,竞崇环丽,大则费一、二十万,小则尚用三、五万,略计都用资财何止千万之数?又依附国主,占金陵内外之良田沃地,谷麦烂仓,奴婢满坊,钱帛金绣,积聚不可胜计!”袁青杞正身似法界临凡,清丽不可直视,道:“这样肆无忌惮的敛财、占地、蓄奴,天下财十有其七,却不纳税,不服役,我斗胆问一句:法师若为人主,容得下否?”
“融佛焚经,驱僧破塔,宝剎伽蓝皆为俗宅,沙门释种悉作白衣……人主容不得啊!然而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顽僧任役,未足加兵;寺地给民,岂能富国?宁祭酒,数十万比丘,百余万托庇佛祖座前的可怜人要安身、要吃饭,无寺无地,放出去作了流民,就于国有利吗?”
“法师的辩驳,当初自有人说过同样的话,可结果如何?”袁青杞摇头道:“元凶不肯听,灭佛诏出,四海哀哭,又于事何补呢?”
竺法师轻叹道:“天师道分江东为二十四治,设祭酒,置道官,收租米钱税,每岁聚敛的财物想必不是小数。沙门礼佛度人,受香火供奉,乃经不轻授之意,和贵教的法信如出一辙……”
“故两教皆要革新!”
袁青杞的声音清澈如水,可听在众人耳中,却发出铮铮剑气,响遏行云,道:“天师道要革除陋习,佛宗也要返归清俭,如若不然,佛门之昨日之难,天师道之今日之灾,就是日后佛道两教的下场!”
竺法识默然良久,忽而莞尔一笑,口宣佛号,低首垂眉,不再言语。但他的态度无疑表明了支持袁青杞的提议,这让很多原本对道门充满敌意的和尚变得摇摆起来。
其实天圣法难的降临,佛门里也有不少人在进行深刻的反思,如果不是竺道融牵扯朝局太深,以至于脱身不得,岂会引来天师道的疯狂反扑?可若是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这又是抉择的问题,一时半会辨不清怎么是对,怎么是错!
竺无漏突然发问,道:“大毗婆沙,不知你意下如何?”
徐佑哪里会上他的当,他如今过了亲自下场撕逼的阶段,稳坐钓鱼台,充当的是裁判的角色,道:“佛宗的路该如何走,我做不得主,需要佛子和诸位高僧一起商量。但佛陀曾说我法非外道天魔能破,而僧人不守戒律,破坏僧团,不守清规,如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方有大劫。宁祭酒要革新天师道,佛宗到底该不该革新?想必各位自有见解!”
竺无尘双手合什,满面慈悲,道:“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佛宗沦落至此,怨不得他人,不除尽己身之虫,就算没有天师道,早晚也有这一场劫难!我同意宁祭酒的高论,佛宗亦当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