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终结秦晋好(1 / 2)

寒门贵子 地黄丸 1843 字 17天前

三月初六,徐佑大婚。

整座金陵城为之沸腾!

皇帝原想把婚宴设在台城的宣徽殿,并出动天子的御驾和卫队前往张府接亲,被徐佑婉拒了。

这不仅不合礼制,而且太过招摇,所以还是把婚宴定在了长干里,宅子内的各进院落全腾出来招待宾客,宅子外的街道两旁设流水席,免费供街坊邻居吃吃喝喝。

帝后亲临徐宅,在京的三公九卿、三省六部、诸王公、宗室、诸将军,分散各地的诸姓门阀,在外的扬、荆、江、湘、徐、兖、豫等诸州刺史、中军和外军的各军军主、儒佛道三教领袖、诸多文人名士,将近千余人前来道贺。

受邀的,没受邀的,衣冠杂沓,车马骈阗,无不以出席徐佑昏礼为荣。由于宾客太多,徐府虽然前后七进,还买了左右邻居的宅子打通后连一起,举行昏礼的内院也容不下如此多人,最后还是皇帝发话:四品以下,不管是高门还是贵戚,都在外院入座,四品以上才有资格进入内院观礼。

迎亲队伍出发前,徐佑无父无母,由徐舜华代母职,先在后堂跪拜祖宗牌位,然后听徐舜华训诫道:“往迎尔相,承我宗事,勖帅以敬,先妣之嗣,若则有常。”

徐佑答道:“诺!唯恐弗堪,不敢忘命!”

然后由下人端着三只鼎放到东门外,鼎里放一只除去蹄甲的小猪,举肺脊、祭肺各一对,鱼十四尾,没有尾巴的干兔一对,皆为熟食。屋内放醯酱两豆、肉酱四豆,靠北墙放酒樽酒勺,挨着酒尊的南边放四只酒爵和合卺。

“迎亲喽!”

“迎亲喽!”

充满了喜庆的萧鼓乐声响起,徐佑身穿爵弁服,率领迎亲车驾浩浩荡荡前往青溪里的张府,无数灯笼高高的挑起,像是银河两岸的星星,随着秦淮水,欢快又雀跃的流动。

儒家向来是反对昏礼时奏乐的,认为乐器属阳,对属阴的新娘不吉,但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歌舞之音,早已渗透到百姓生活的各个地方,像昏礼这样重大的节日,没有乐音,好似有酒无肉,怎能宾主尽欢?

所以,曹魏中期之后,昏礼就不再禁乐。

另外,古人成亲选在黄昏,和后世急匆匆的赶在中午前不同,故又称为“昏礼”!

迎亲车队抵达张府,府门的西南角用青帷围成屋子,也就是所谓的青庐,作为夫妇交拜的场所。

府内,张玄机穿着嫁衣,正听父母教诲。

“敬之戒之,夙夜无违夫君之命!”张籍看似沉静,实则内心激荡,疼爱的女儿出嫁,再刚强的父亲也难免会变得柔软。

“勉之敬之,夙夜无违闺门之礼!”张母为张玄机束好衣带,结上佩巾,看着眼前女儿最美的样子,既欣喜又伤感,抹了抹眼泪,强自一笑。

张玄机泪珠无声而流,道:“女儿谨遵父母的教诲,须臾不敢忘却!”

门外传来数百人催新妇的呼声,张籍挥了挥手,道:“去吧!”等候在旁的张家姑嫂扶了张玄机,沿着从门口铺设到青庐的毡皮席子,一步三回头,缓缓而行。

“新婿,听闻你诗赋为江东之冠,今日作赋是来不及了,可催妆诗却是要的。作的好,新妇马上就出门,作的不好呢?嘻嘻,要受我等的棍棒招呼。”

女孩子化妆慢,古今如一,所以古代成亲时催妆诗很流行。

眼前叽叽喳喳的张氏女郎有几十位,没成亲的小女子还羞涩些,躲在后面笑着起哄,成过亲的妇人们可就没那么矜持了,直接凑到徐佑近前,张开双手围成一圈拦着他。

徐佑是识趣的人,并没傻乎乎的当真作一首催妆诗,虽然两世为人,没结过婚,但婚礼参加的不少,结婚嘛,要的是活跃气氛,不是卖弄文采,笑道:“可能是久不晒太阳,腹中的经纶今日潮湿的揭不开,小婿甘愿受罚,还望各位姑嫂姊妹手下留情……”

庾法护旁听徐佑和六家七宗的本无寺辩诘,然后当街晒肚皮的典故世人皆知,徐佑此时活学活用,立刻引得众女郎笑的直不起腰,也不知谁喊了声:“姊妹们,动手吧!”

态度很好,打三分力!

徐佑功成二品,自不怕被这些弱女子们围殴,况且张氏的门风显然比陆氏要温和和良善,犹记得当年顾允成亲时被打的鼻青脸肿,那可是实打实的棍棒“谑郎”。

而张氏的这群小娘手里拿的是用布帛缝制的布棍,打在身上,轻绵绵的挠痒似的,应该是张玄机特意交代过。

果然,疼老公的,只有媳妇。

几十条布棍噼里啪啦打了过来,好家伙,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娘子军还有战术。徐佑躲闪,招架,又笑着告饶,以他的修为,演戏能让对方尽兴,又不让自己狼狈,皆大欢喜。

“好了,吉时已到,都别闹了!”

打了一盏茶的时间,院子里有人出来制止,众女郎收了棍,娇笑着给徐佑行礼。徐佑潇洒拱手还礼,给大家留下的观感极佳。有未出阁的小姑子低声问道:“不是说这位姊夫好大的威风,杀死的索虏比我们吃过的米都多,可今日看起来……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