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2章 长见识的谢迁(2 / 2)

寒门状元 天子 4636 字 1个月前

以前刘瑾又不是没做过这种事情,何况现在刘瑾权势更上一层楼,朝中已无人敢质疑他的决定。

问题的关键,在于无论以前刘瑾怎么瞎编乱造,都不会受到太大惩罚,以至于到现在得意忘形,行事越发肆无忌惮。

……

……

云柳多方调查后,把消息传递回来。

谢迁看了更多关于西北真实情况的奏疏,才知道鞑靼犯境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谢迁一阵悲哀:“……朝廷到底乱成什么模样了?鞑靼这几年连遭败绩,连以往夏秋时节南下打草谷的习惯都改了,更别说是大举犯边了。再说现在沈之厚滞留西北,纵观过去几年,但凡沈之厚在边关,鞑靼人焉敢轻举妄动?老夫之前怎就没想清楚,居然会被刘瑾那阉人蒙骗……”

谢迁又气又恼,觉得自己一头扎进个巨大的陷阱中,居然浑然不知。

“以沈之厚消息传递之速,一定早就听说京城这边发生的情况,却始终按兵不动,甚至不通知老夫一声,看来他有意让事情发酵。或许他是想利用这件事警醒陛下,以达到打击刘瑾的目的……又或者他干脆就不想回京,想让杨应宁回朝,代替他把斗刘瑾的事情完成……”

谢迁别提有多恼火了,甚至把这股恨迁怒到沈溪头上。

当即他便带着云柳的调查结果去见张懋,这几天张懋焦头烂额,因为这会儿刘瑾正在查他侵占民田之事,奏禀这件事的人正是派去宣府公干的户部侍郎胡汝砺。

“于乔,这会儿谁还管得上西北是否有狄夷犯境?你难道不知,因为之前五军都督府内有人上疏弹劾刘瑾,刘瑾现在已经把老朽盯上了,告老夫侵占民田两千亩……这不是信口开河吗?”

张懋看到谢迁就来气,他觉得正是因为自己之前私下见谢迁被刘瑾所知,这才导致刘瑾猛烈的报复行动。

以张懋的性格,原本想中立到底,不管文官跟阉党怎么斗,都不想出头。谁知道一时心软,给了谢迁承诺,为自己带来天大的麻烦。

谢迁道:“张老公爷,现在你还有心计较这些得失?难道不是朝廷稳定最重要?”

张懋不由摇头苦笑,他是世袭的公爵,只要大明这块牌子不倒,爵位就不会消失,他在意的是能给子孙留多少田产和屋舍,至于阉党和文官的斗争,只要不伤及他的根本利益便可,这也是文官跟勋贵间最大的不同。

文官需要把阉党斗倒,才能掌握权柄,而勋贵的爵位则是世袭罔替,功名利禄永远都有保证。

得到地位的方式不同,做事的风格甚至是对朝事的想法自然也就迥异。

张懋道:“于乔既然发现刘瑾虚报西北地方情况,那就该想办法禀告陛下,让陛下对刘瑾进行惩处,至于其他事情,请恕老朽爱莫能助……来人啊,送客送客!”

谢迁没料到张懋居然会这么决绝地下达逐客令,他还想跟张懋商议事情,但现在看来根本没机会。

“呈奏就呈奏!”

谢迁出了英国公府宅,倔脾气来了,“不就是面圣吗?好似老夫以前没面圣过一样……哼,老夫这就想办法去跟陛下陈述此事,让那姓刘的吃不了兜着走!”

……

……

谢迁说要面圣其实只是嘴硬,他心底非常清楚,他很难找到觐见朱厚照的机会。

身为当朝首辅却大权旁落,谢迁早就认清一个现实,官再大见不到皇帝的面也是枉然。以前谢迁面圣得靠沈溪帮忙,现在沈溪不在京城,就算他去豹房门口站上一个月,也见不到朱厚照。

之前刘瑾为了让谢迁去面圣呈奏鞑靼犯境需要留沈溪和杨一清在西北,倒是给了一定机会,但可惜谢迁没有把握住,现在轮到他去检举刘瑾罪行,却发现见皇帝那是千难万难。

谢迁将诏书交给云柳后,云柳为求安稳,亲自带人把圣旨护送到沈溪手上。当然,圣旨本身要传递到宁夏镇,哪怕是快马也得五六日才能抵达,但相关内容传到宁夏,只需要不到三天时间。

等沈溪在宁夏城中驻军所在的中军大帐得知朱厚照要征调自己回朝的消息,有些失望,他一直没准备亲自参与到倒刘瑾的事情中。

“一旦我回京,意味着刘瑾的防备会加深,若形势不利,难免会狗急跳墙,伤人伤己。说到底,机会只有一次,若被刘瑾识破,结果也许会和原来的历史大相径庭,让刘瑾逃出生天!”

因为圣旨没到宁夏,沈溪没有把消息通知杨一清,只是把张永叫来,告之要不了多久就将返回京城这一情况。

张永显得很讶异,问道:“沈大人是如何得知陛下要传召您回朝?”

沈溪道:“这消息在京城,不算什么秘密,只是有人存心弹压消息,短时间内没有把旨意送到宁夏来罢了!”

“这倒是!”

张永没有怀疑沈溪这话,他明白刘瑾一定会从中作梗。不过,他迫切地想回京领功受赏,甚至把刘瑾斗倒,当下期待地问道,“不知沈大人几时动身?”

沈溪笑了笑,道:“大概又跟在宣府等出兵旨意情况相似……”

张永非常着急:“沈大人的意思是说,陛下的旨意不来,咱就不出发,是吧?宣府才距离京师几百里?这里有多远?等刘瑾把旨意传来,怕是要明年了吧?”

“这倒不会。”

沈溪笃定地道,“应该会在五六天内,圣旨就会到宁夏。”

沈溪算过时间,云柳带人到宁夏,一路上换马不换人,稍作休息,差不多八九天时间能到。如今口信已至,云柳也出发两三天时间了,五六天应该比较合理。

因为沈溪语气极为肯定,张永不由皱眉问道:“沈大人能确定吗?”

沈溪点头道:“如今距离叛乱平息快两个月了,各方都希望把军功早日厘定清楚,就连刘瑾怕也着急到手的功劳飞走,最迟也就五六天吧!”

张永道:“那就好,咱家先回驿站等候回京圣旨到来,希望这次沈大人不会诓骗咱家……咱家就指望这点功劳颐养天年了!”

张永表现出一副自己年老昏聩不愿跟人斗的做派,好似回朝后便就此息事宁人,这其实是在沈溪面前表现出一种姿态,不想充当斗刘瑾的排头兵,所以表现出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

沈溪笑着点头:“这两天怕是要劳烦张公公去巡抚衙门那边多走动走动,把军功落实下来,等圣旨一到,我等便出发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