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常岳又去请师哥,两个大提琴手和一个定音鼓手去吃法餐去了。程晓羽和吴凡则都没有去,他们俩在食堂解决的。
常岳回寝室的时候道通过师哥的关系借到了一个管弦系的琴房,管弦系的专业琴房环境就比混合琴房条件好的太多了。
程晓羽帮常岳联系了端木林莎她们寝室的姑娘,常岳自己打电话叫了刘昆淼和蒋中治。
约好了在音乐学院集合,常岳拿着钥匙带着程晓羽和吴凡就朝音乐学院去了。
程晓羽进了琴房不由得啧啧发出感叹,钢琴居然还是斯坦威的,房间宽敞明亮还铺的是棕色的木地板。房间里摆了不少椅子,常岳组织人手去帮定音鼓手搬鼓去了。
等人都到齐,程晓羽看了下现在他们的编制是六把小提琴,两把大提琴,一架钢琴,一个定音鼓手,还有程晓羽的原音吉他,连一个小型乐团都算不上。
在没有进大学之前,新生们都很少参加合奏,所以对排练的流程茫然不知,幸好大提琴手和定音鼓手都是老生,一头黑线的告诉程晓羽他们先走流程,演奏一遍,然后再扣细节。
因为没有指挥,所以进入的时机全靠自己把握了。一群菜鸟们匆忙上阵第一遍磕磕绊绊走下来,结果当然是惨不忍睹,连曲子的旋律都表达出来。
而且程晓羽第一遍听下来,觉得有点不对,似乎自己还忽视了什么。
在走第二遍的时候才发现他居然忘记了乐曲高潮时还需要几个法国号,虽然只有那么几个音符需要吹奏,但却不能没有。
他感觉一阵蛋疼,但这也不算太麻烦的事情,前提是能找到铜管专业的帮忙。
第三遍走下来就流畅多了,毕竟全是能考上上戏的专业学生。虽然没有指挥,也都知道跟着定音鼓的节奏走。这下旋律一和谐流畅,所有人立马就有了耳朵要怀孕的感觉。因为旋律实在太优美,且一浪高过一浪,与演奏古典音乐的乏味与枯燥完全不一样。
演奏的难度实际上并不算很高,重要的是还是节奏。黄曼妮和吴凡他们的几把小提琴还是经常的将出入点弄错。而常岳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只能说水准之上,也不算出彩,幸好曲子难度实在不算高。
开始演奏的几遍程晓羽还不好意思指出他所听到的每个人的失误,但因为在演奏中,乐手几乎只能听到自己和附近的声音。所以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程晓羽并不知道自己有多逆天的耳朵,在后面发现其他人还是没有改进,只能站出来说出每个进错的人的进错了哪一个点,并告诉了他们该进的时机。
几个人被指出错误的人一脸疑惑的在走一遍,效果果然就好了不少,在接下来程晓羽站出来帮每个人扣细节也就顺理成章了。
因为乐曲演奏没有人声,更没有歌词,所以情感的表达主要通过速度的变化和强弱的变化来完成。一些需要放慢和加快的地方,以什么样的加速度来放慢加快?
按道理来说这应该是指挥来告诉所有乐手的,但在没有指挥的情况下就要靠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而显然这里面对乐曲理解最深刻的就是程晓羽。
于是程晓羽在每次练完一遍之后,开始总结这一遍排练错误的点,语气也是相当的温和,所以气氛还是很和谐的。
也幸亏这不是交响乐团人数不算多,真正的交响乐团排练,出错的都要被指挥单独拎出来说半天,也是相当伤自尊的事情。
在演奏越来越好,每个都发现了协奏的乐趣之后,这个时候大家看程晓羽的眼神就不一样了,每个人都感觉演奏完一遍都能高/潮。
而程晓羽能写出这样的激昂动听的旋律来不说。编曲也做的非常完美。黄曼妮和齐怡文终于明白了,端木林莎为什么会对程晓羽另眼相看,神色复杂的打量了一下背着吉他的程晓羽。
排练这样的乐曲让每个人都感到了无上的快乐。当高年级的大提琴手刘洋和李兆华以及定音鼓手凌云得知这是程晓羽的作品时,还专门和程晓羽握了手。说很荣幸能演奏你的作品。
随着排练的进行,大家越来越感觉到程晓羽的厉害,自己演奏之余还要仔细观察别人的演奏,不仅自己不出错,还能精确的说出谁的自由延长音符不够到位,过长还是太短。
常岳终于忍不住道“我以前真不相信这世界上有天才。现在我相信了。”
端木林莎听到这句话,有些心花怒放,表情很是愉悦,但内心却又有些不安在涌动。
一群人练了半天满头大汗停下来休息的时候,程晓羽和常岳去上了洗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