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1章 一时瑜亮(2 / 2)

只不过,殷俊的这么再接再厉,却和大卫里恩不自觉的打起了擂台。

大卫里恩当然不会怨恨殷俊,也不会想要中伤打压殷俊,以便自己能顺利得到奥斯卡最佳导演。

并不是说大卫里恩怕了殷俊的好莱坞第一大亨的身份,在大卫里恩的江湖地位来说,以他已经拍最后一部收山之作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好怕的。

而是大卫里恩早已经经历了人生的各种酸甜苦辣,对于这种正当的竞争,不但没有不爽,还非常的欢迎。

面对着这个早已有着奥斯卡最佳导演级别能力的年轻天才,大卫里恩向来都是推崇有加。

赢了,肯定是欢喜。

失败了,当然也不会遗憾。

因为如果殷俊赢了,那肯定是实力足够。

其实殷俊前面的两部作品,无论是《肖申克的救赎》还是《雨人》,在大卫里恩看来,都绝对是经典。

尤其是《肖申克的救赎》,那绝对是一百年之后再看起来,都会让人热泪盈眶的超级精品。

之所以没有把最佳导演奖给殷俊,恐怕最大的原因在于殷俊的年龄吧!

拍《肖申克的救赎》的时候,殷俊才20岁。

奥斯卡接近七八十年的历史上,哪有20岁就得到最佳导演的?连20岁的最佳男主角都没有!

可是殷俊并没有气馁,在《肖申克的救赎》后面,又拍了《雨人》这样具有人文关怀的电影,接下来又有了这部《钢琴家》。

大卫里恩专门看过了小说,然后再去看了11月初上映的《钢琴家》。

一看之下,大卫里恩立刻就喜欢上了这部电影。

它表现出来的,不但是对于战争的反思,对于苦难生活的控诉,对于生与死之间的挣扎,还有更多更多,需要人们细细的品味,才能想得到的东西。

大卫里恩很难想象,这个今年才22岁的年轻人,怎么可能有如此老辣的拍摄和表现手法。

不但没有一丝的浮躁,还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

让人在不断的绝望和痛苦中,却又能看到那一丝希望。

这样的电影,才真正称得上是伟大。

先前大卫里恩就知道,殷俊拍摄电影是不在乎预算,只在乎成果的。

比如《印度之旅》就是这样的,预算高达2000万美金,然后又追加了2000万美金,接着广告宣传又是2000万美金。

有着这么多的预算,大卫里恩拍得是尤其仔细,也成了最近10年时间里,他最为满意的一部作品。

现在看殷俊的这部《钢琴家》,大卫里恩就更是惊叹殷俊的“浪费”。

为了拍摄《钢琴家》,全部在捷克取景不说,殷俊还专门在布拉格的郊外,建造了一条街道的房子。

在拍摄到后来,为了表现出战争的惨烈,殷俊又把这条街道炸得破烂不堪。

一来一去之间,击败万美金的花费就这么出去了。

还有那些数百、上千临时雇佣的人员,就连普通没有戏份的龙套,大部分也都是东欧这些国家的演员们。

如此豪华的群演阵容,花费了殷俊大量的制作经费,但却又让整部电影的可看程度大幅度的增加了。

无论是第一幕的大楼逃难,还是后来躲避轰炸,还是夜晚被德国人逼得死亡奔跑,还是火车站的大肆杀戮……有着这些演员们的表现,镜头就可以大幅度的扩展,不至于只能抓住几个主要的人物,而那些龙套的生疏表演,是拍都不敢拍。

大场面带来的,自然是更加震撼的感受,所以《钢琴家》的表达能力,非常出色。

再有就是男主角汤姆汉克斯。

这位出类拔萃的优秀青年男演员,今年就得到了奥斯卡,但人家一点架子都没有。

在剧中的他,为了适应剧中的各个阶段,他足足减肥了有60斤。

那最惨烈的一幕,也就是他疯狂逃跑被被德军军官帮助藏匿起来,直到盟军发现穿着德军大衣的那段时间,他居然不到100斤。

这么十几二十分钟的片段,让人看得触目惊心。

看着汤姆汉克斯那种只剩下皮包骨的样子,看着他跌跌撞撞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的样子,大家就能直观的感受到战争的残忍,也对他有着深深的同情。

汤姆汉克斯根本不用表达自己多么的可怜,但人们看到这儿,却已经从内心感受到了当时环境的残酷。

能逼得奥斯卡影帝这么疯狂的演出,殷俊对电影的重视程度是可想而知。

而通过这样的表达,《钢琴家》的意境立刻就提升了一个档次。

一部电影,总是要有一些刻骨铭心的片段,才能称之为伟大。

在大卫里恩看来,《钢琴家》的伟大,从汤姆汉克斯的这么疯狂消瘦,便已经能看得出来。

有了这么伟大的表演,有了这么伟大的表达拍摄,《钢琴家》注定了是一部会被载入史册的电影!

有这样的电影和《印度之旅》同台竞技,大卫里恩觉得,也是自己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