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懂朝政?(1 / 2)

逍遥小书生 荣小荣 3451 字 16天前

【ps:上一章修改了一个字,本章说居然被清空了,郁闷,没有本章说,没什么意思啊,大家看到这个ps,可以回去再吐槽一遍的……】

刚才老皇帝在朝堂上问他对于治水怎么看,李易说他不懂。

那是真的不懂。

南方水患,持续已经很久了,整个都水监的官员都没办法,李易估计等他们想出办法,水患都过去了,也无所谓什么治不治的问题。

他的理论知识再丰富,也只是纸上谈兵而已,他不认为治水治了一辈子的都水监官员在这方面比他懂得少。

现在在长公主面前,他说懂。

这也是真的懂。

又不是真的让他去治水,纸上谈兵嘛,他最拿手了。

“自古便有“治国必先治水”一说,说到治水,最早可以追溯到尧舜时期,大禹奉命治水……,发展到如今,经历了由避到治,由堵到疏,由疏到导,由被动到主动,由单一到全面……”

李明珠丹唇微启,有些怔怔的看着他,她刚才听到了那些官员对于治水的理念,虽然有些道理,但极为纷杂,论条理,远远没有李易现在所讲的清晰。

他语气根本没有任何停顿,从上古时期,沿着时间线,讲到了历朝历代官员治水的事迹,方法,包括他们所用方法的优缺点,什么地方需要借鉴,什么地方需要摒弃,条理清晰,井然有序……

李易当然能讲的有序,因为书上就是按照时间线排列的。

当然,景国有关治水的书籍,只是一些杂乱的记事,但后世那些在他看来是闲着没事干的专家学者,可是将这些研究了一个透彻,甚至将其延伸到了哲学领域。

于是躲在树丛之后的景帝和几位当朝大员,都知道了天人合一思想应该如何运用到治水之中,如何将治水和道家阴阳五行学说联系起来,顺应自然的思想是怎么加到治水理念中去的……

李易觉得后世那些专家学者简直太能扯了,说完一遍之后,他自己都差点被说服,袁老道要是听到这些话应该很高兴,说不定一朝悟道,就能飞升去见他们道家的老祖了。

当然,这些只是调味品,最终还是要回到正题上。

后世借助于科技的治水方法,在这里是不适用的,但是一些正确的理念,对她应该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如果老皇帝问到,她也能说的清楚,李易觉得就算是都水监的官员,少了那一份见识和几百上千年的经验积累,在理论上也是略微不如她的。

不过,水患已久,按照以往的惯例,也根本不用再去治了,下一次再患的时候,倒是可以用到。

长公主殿下充分的发挥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原则,将他所说的,一一记了下来。

“不懂治水?”

树丛之后,景帝的眼睛眯了起来,刚才大殿上的那一幕,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在他的脑海中浮现了。

秦相等人也终于意识到,原来他根本不是不懂,他比任何人都懂得多!

只是,这些话,他为何不在朝堂上说出来?

景帝透过间隙看了一眼,正要抬脚走出去的时候,外面再次有声音响起,让他的脚步又一顿。

“当然,水患已经发生了,这是不可逆转的,不过,这些自然灾害的影响,还不止如此。”李易看着长公主,缓缓说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必须严加控制,否则,将会造成更大的危害,还有,到时候因为受灾而无家可归的难民,应该如何安置?万一没有安排妥当,被有心人利用,煽动流民造反,朝廷又当如何?”

树丛之后,景帝和秦相沈相几人脸上的表情都有些凝重。

李易说的没有错,水患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水患之后,应该如何如安置难民,如何去防止疫情的发生,如何将灾害减到最小……

很快的,他们就要面临这样的问题了。

稍有疏忽,受灾之地便会发生极大的动荡,在灾情发生之后,遍地瘟疫,流民四窜,煽动流民造反,这样的事情,并不是没有先例。

所有人的心情,都因为李易的这一番话而变得沉重起来。

然而这个时候,外面的声音却陡然变的轻快。

“当然,这些都是小事情。”

李易看了看长公主,笑了笑,说道:“防疫呢必须做,不要喝生水,注意卫生,建立防疫区……,这些其实都很简单,到时候我写一个防疫手册,你呈给陛下就行,至于妥善的安置流民,这是个不能取巧的问题,不想要流民到处乱窜,国库怕是得出些银子……”

树丛之后,景帝终于稍稍放下了心,既然他这么说,疫情的事情,应该是不用担心了。

随后,他的脸上就露出了些许恼色,若不是他今日忽然起意,怕是永远不会知道,他在自己这个一国之君面前隐藏才能,对明珠却如此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