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袁不韦(1 / 2)

本章副标题:建国从嘴炮开始

……………………………………

赛里斯的大魔都从距离上来算那是远在天边,不过1921年底就要发生的“民十信交风潮”从时间上来说那是近在眼前。

众所周知,这场金融风暴对赛里斯历史的影响十分深远。

没这次风潮,中小民族资本说不定就不会像后来那样举步维艰。

因为自此之后中国股票市场一蹶不振。不仅官方,先是法租界后是民国政府管控得非常严格,甚至完全取缔了期货交易。而且民间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使得那些确实有资金需求的民族企业完全没有办法从股票市场融资。

当时就连牌子很硬的企业,比如商务印书馆、招商局和中国银行的股票都无人问津。

没这次风潮,穿林北腿说不定就当上了股市专家而非日后的物流专家。

人家本来可以在魔都过过其乐融融的小日子,最后搞到如果不跳黄浦江那就只好去珠江,于是到广州加入了波涛壮阔的大时代。

没这次风潮,袁鸿渐同学的大曾伯祖父说不定就真的成了袁氏金融帝国的东宫大太子……

不开玩笑,严肃一点。假设袁鸿渐同学不带着破系统,那他必定要在这场金融风潮里面捞上一把,然后么……

“皮卡皮卡喵……”

“大师球,男不养猫女不养狗这句话没听说过吗?我可不想当铲屎官!”

“尼奥,你的那部电影叫什么来着……开拍了吗?”

“贝克先生,《饥荒孤女》本月初就开拍了,现在大卫-格里菲斯先生正带着摄制团队在缅因州。”

他们总不见得去爱尔兰取景,加州那地方跟爱尔兰那是一点都不像。

而缅因州是美利坚东海岸最北边的一个州,也是新英格兰地区的最北端。那里的纬度、气候、地形、植被都和爱尔兰比较接近,于是他们就跑到那里去拍片了。

“尼奥,你觉得那么大的投资能收得回来吗?”

“贝克先生,我对格里菲斯先生这位大导演非常有信心,再考虑到最近这段日子的局势和我们美国人民的价值取向,最后加上是我亲自写的剧本……总之,我认为这部片子是不可能亏本的。”

这个时候路易斯-贝克也开口帮腔道:“爷爷,你也不是非常喜欢《十二人》吗?这部电影的成功可以说完全归功于尼奥的剧本。而他那个剧本是我亲眼看着他写出来的,确切地说是‘他们’。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黄宗诒又一次被他姨父的才华给hold住了,居然随随便便找十二位文字工作者就写了一个堪称杰出的电影剧本,鸿渐先生的才华还真是深不可测啊。

“原来如此!”老贝克先生再次欣然举杯道,“那我就先预祝你们的电影成功。”

“谢谢,贝克先生。”

等到喝完了这一杯,“华尔街奇迹”再次开口问道:“尼奥,你什么时候回国啊?”

“六月份。”袁燕倏十分肯定地回道:“贝克先生,等我拿到phd就走。”

老贝克先生随口问道:“哦,你们是从温哥华那里坐船去迎娶你的新娘吗?”

实际上,当时从美利坚东北部回东北亚的最快路线是先乘坐西雅图到温哥华的专列,然后在那里上船横渡太平洋,最快一个多月,最慢两个月就能抵达日本和中国。

我们的袁大师解释道:“贝克先生,我准备先去一趟英伦三岛会见几位老朋友,认识几位新朋友……”

他要见的新老朋友除了赛里斯人之外,可还有一位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日本“友人”。

袁燕倏要当日本人民的老朋友,非得和这位拉上关系不可。

“然后我要去荷兰觐见威廉二世,虽然我这次不能当他的秘书官,但是我还是要当面感谢他的好意。拜见他之后我们就从阿姆斯特丹上船。”

这么一来,袁燕倏他们其实兜了一个圈子,比前面一条路线要远得多,路上花的时间也长得多。不过这样才顺路吗。

就这么着,四位绅士聊着大天就把这顿晚饭给吃完了。按照惯例,他们又来到了那间吸烟室喝餐后酒。

“袁先生,你的血腥玛丽。”这次他还没有吩咐,侍者就把他的酒给送上来了。

“啊?你们还记得我喝的是什么啊!”

“当然,袁先生。只要来过的客人我们都记得。”

“那好,下次别给我喝这个了,改成番茄味的wu jia pi吧。”

“嗯……明白了,袁先生。”

“好了,你先出去吧。”

“是的,袁先生。”

搞定了这件事情,我们的袁大师举起了红色的酒杯,向着“华尔街奇迹”道:“贝克先生,再次感谢你的礼物。”

老狐狸举起杯,向着他微微一笑道:“尼奥,我把你当作真正的晚辈。所以你有什么事情直说吧,用不着这么客气。”

“那好……”袁燕倏放下了酒杯,掏出了雪茄。

“嚓!”

等他一边摆弄着雪茄,一边漫不经心地说道:“贝克先生,我有一份回礼。”

“哦,是什么样的礼物?”耄耋老人也点燃了一根淡雪茄,饶有兴致地问道。

袁大师抬起头,用他那双“虚无之眼”瞧了瞧佬乔治-贝克先生,瞅了瞅路易斯-贝克先生,最后向着自己的外甥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用那副深沉浑厚的男中音悠悠地说道:“先生们,看见贝克先生送的这件珠宝,倒是让我想起了我们赛里斯古人的故事……”

“两千多年前,我们中国还不是现在这样一个统一的大帝国,而是欧罗巴一样王侯自治、诸侯割据、城邦林立,所以被称为‘战国’……”

“差不多就在罗马人和迦太基人的第一次布匿战争的时间(公元前264年),有一个姓吕的大商人在一个名为赵国的国家首都见到了一位来自西方秦国的王子。这位王子当时的身份保证两国和平的人质。不过因为两国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所以秦国王子在赵国的生活并不怎么愉快……”

“吕姓商人回国之后,就请教他的父亲,种田的利润有几倍啊?他父亲回答,十倍。”

“他又问,那么贩运珠宝有几倍呢?他父亲回答,百倍。”

“他最后问道,那么帮助一位王子得到王位呢?吕老先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