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7章:猛火油、火药(2 / 2)

吕布小说 流浪的猴 4531 字 21天前

这样的情景,对于匈奴的将士来说也是不小的刺激,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晋军的进攻手段竟然会是这样的可怕。

晋军在进攻手段上有着出奇之处,展现在匈奴将士面前的是进攻高盐城的时候,当时晋军仅仅是派遣了百余名的士卒登场,就让坚固的城墙坍塌。

当时晋军的进攻,给匈奴将士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当时晋军的进攻手段给人的感觉就是凶猛,但是现在,给人的感觉就是残忍了。

晋军进攻之后,城墙上会是什么样的情景,是能够想象的,如果康居的士卒还有着理智的话,就不会从城墙上跳下来。

如此的高度,跳下来之后岂能活下去。

匈奴单于面色微变的放下了手中的仙镜,心中的震撼久久不能平息,之前只是听说过晋军之中的猛火油在进攻城池的时候,有着凌厉之处,没有亲眼见到永远难以想象晋军进攻的时候,究竟是多么的残酷。

当然,这样的残酷,是对于守军来说的,当前匈奴大军是晋军的盟友。

匈奴单于暗中有着更多的警惕了,晋军的进攻手段实在是太过狂暴了一些,这次霹雳车的进攻,更是给人以残忍的感觉。

“立即灭火。”大将敷哪托命令道。

只是敷哪托的命令下达之后,军中将士所谓的救火,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

当敷哪托看到水都不能浇灭这些火焰之后,面色惨白,水能灭火,这是常识,但是水在晋军进攻产生的火势面前,竟然没有太大的用处,这样的一幕,对于他来说有着太多的震撼。

莫说是敷哪托,此时康居士卒的状态也好不到什么地方,晋军的进攻带来的火势,让康居的将士混乱不已。

一名名的士卒为火焰所吞噬,他们的反抗在火焰的面前显得是那般的脆弱。

一时间,敷哪托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应对。

距离城墙不远处,有着康居的将士严阵以待,这些康居将士在随时做好准备支援城墙,或者是在晋军的进攻城池的手段施展之后,上前阻挡敌军进攻城池,但是眼前的情景,超乎了他们的想象。

不少士卒的双腿在轻轻的颤抖,纵然是经历过战事的老兵,在见到晋军进攻之后的威势,也会有着深深的畏惧。

晋军的进攻手段,实在是超乎寻常人的想象了。

就在城墙上一片混乱的时候,震耳欲聋的声音传来,轰隆隆的声势,比之前晋军进攻高盐城的时候,甚至还要凌厉三分。

匈奴单于分明看到不远处的城墙正在剧烈的颤抖着,没错,就是剧烈的抖动,甚至有着不少的石块直接从城墙上脱落。

爆炸声响,带来的是康居将士更多的畏惧,他们之前只是听说过晋军进攻城池的时候有着何等凌厉的手段,具体的还没有真正见识过,但是在这次的交战中,他们切身体会到了。

而这样的体会,他们以后都不想碰到,因为晋军进攻方式在他们看来,实在是太过残暴了。

爆炸平息之后,尘烟漫天,一处城墙出现了坍塌,但是坍塌,并没有给城墙带来缺口,因为王城的厚度比之高盐城更厚,晋军的火药进攻之凌厉是毋庸置疑的,但只是让王城出现了部分坍塌。

即便如此,也足以让康居的将士震撼了。

王城是何等的坚固,这也是他们在对战敌军的时候最为重要的依托,若是连身下王城的稳固,都不能得到保证的话,后果会是何等的凄惨可想而知了。

晋军将士在进攻的时候展现出来的狂暴,让康居将士有着深深的畏惧,即便是没有在城墙上的将士,亦是极为震撼的,若是有可能的话,他们不想出现在城墙上。

因为此时的城墙,在康居将士的眼中实在是太过恐怖了,稍不小心就有可能战死疆场。

晋军进攻手段,非同寻常,而这样的进攻手段带来的会是康居将士内心深处的恐惧,当这样的恐惧在康居将士的心中滋生之后,想要停止下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猛火油再次袭来,数量上比之第一次进攻丝毫不见减少。

从霹雳车手的第二次进攻的时候的大致整齐,就能看出,晋军霹雳车手是经过了何等严格的训练,这样的进攻所产生的威力,非是之前匈奴士卒的进攻能够比较的。

匈奴单于将仙镜交到了左贤王的手中道:“晋军的进攻手段实在是太过可怕了。”

左贤王接过仙镜,看到的是晋军霹雳车手第二轮进攻之后所产生的威势。

与遥遥看到城墙上的情景不同,只有通过仙镜的观察,才能真正的感受到城墙上的危急情况。

就在此时,轰隆隆的声响再次传来,城墙再次开始了颤抖。

颤抖的幅度比之第一次要更大,一处城墙在颤抖之后,坍塌了下来。

晋军在采取火药进攻的时候,没有在一处上,而是在三处。

想要攻破康居的王城,没有想象中那般的简单,甚至在进攻城池的过程中,军中将士会付出不小的代价,若是能够从三处一起发起进攻的话,带来的影响会更大,让敌军没有更多的防备,进攻岂不是要更加的顺利。

接连三轮猛火油的进攻之后,晋军三处火药全部爆炸,地面原本在爆炸之后,是有着一个大坑的,但是这样的大坑,却是为城墙坍塌之后所掩埋。

吕布见到这样的情景之后,摇头道:“看来火药的分量还是有着不够啊。”

郭嘉道:“此时城墙已经出现了三处坍塌,只需要在三处城墙的附近,继续安置火药,必然能够让敌军的城池坍塌的。”

“话虽如此,敌军将士肯定会有着一定的戒备的。”吕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