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跨时代的发展 六(1 / 2)

三国之仲谋天下 拾一 5790 字 1个月前

长安城。

随着大吴都城落户在这里,这一座历史底蕴深厚无比的古老的城池开始换发出了全新的爆发力,在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也确立了经济发展中心的绝对地位。

全国东南西北无数的商队把这里当成一个的中转站,让这里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贸易中心。

作为丝绸之路的东部和终点,在大街小巷之中,几乎能随意看见不同的人种,有来自埃及之地的黑人,有来自罗马的白种人,有金发碧眼的漂亮姑娘,也有魁梧如熊的黑人大汉。

这是往日在金陵城难以看到的风景。

金陵城昔日是帝都城,也有不少西域来客,但是绝对没有如此壮观的一面。

一开始反对迁都的人,如今都开始感受到的迁都之后给大吴朝廷带来的一种的变化,让他们不得不承认,迁都的政策是一个正确的政策。

这也加强了孙权这个皇帝的英明神武的形象,最少让更多人多认为他的决定依旧是正确的。

“子仲!”

这一天,长安的天气很好,阳光温和,孙权走出了未央宫殿,来到的长安城的各地市集,开始的对长安商集的视察。

商业发展,将会是大吴未来国力的保障。

有强大的国力,才允许孙权再一次举兵西征。

所以他对商业的发展很关心。

随行的除了御书房参谋司马朗之外,还有商部尚书糜竺。

“陛下,臣在!”

糜竺一席普通长袍,站在孙权身后,听到孙权的声音之后,连忙站出来,拱手候命。

“长安城的市集虽鼎盛,但是秩序却不如金陵城,这对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没有一个绝对的秩序保证,长安城的市集哪怕有无可相提并论的地理位置,也难以吸引更多的商户从这里走过!”

孙权视察了几个市集,包括城外的东西贸易市集,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因为东西商户交错,龙蛇混合之下,造成秩序不稳。

这是必然会爆发的问题,但是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回禀陛下,这方面的问题商部已经在注视了,我们也知道,秩序会影响商户们来长安发展的情绪,但是目前我们还做不到更好的措施!”

糜竺苦笑。

商部最近被户部拉下水,为了措施工部需要的资金,已经有些焦头烂额,这问题虽然又发现,但是却没有解决的好办法。

“朕知道,你们最近的日子不好过,但是该做的工作不能落下,说到维持秩序,没有人比得上刑部,所以您们的商部要加强和刑部之间的合作!”

孙权也理解糜竺的困难,对着糜竺这个心腹大臣他还是很宽容的,沉声嘱咐起来了:“这方面的影响还关乎商部在民间的声望,万万不可大意!”

“臣明白了!”

糜竺面容凝重,拱手说道:“臣会亲自和刑部高尚书商议一下,尽快拿出一个方案!”

几人有巡视了外城新修建起来的几个市集,一直到太阳落山之后,孙权才开始打道回府,返回未央宫城。

“陛下,今日一个视察了七个市集,其中发现的问题还是很多的!”

回到椒房殿之后,司马朗把今日的记录整理的一下,递上去给孙权过目。

“朕已经敲打了糜竺,剩下事情,他应该会做了!”

孙权扫了一眼之后,直接放下来,沉声的到:“商部如果连这点事情都解决不了,那么他糜子仲就不配坐在商部尚书的位置之上!”

“陛下,臣认为这事情未必只是商部的问题,更多的是刑部问题!”

“朕知道!”

孙权点头:“刑部左侍郎和神捕司司主的位置一直空缺,让神捕司权利出现的空虚,也导致了下面的秩序不稳,这些问题朕都知道,但是想要解决,不容易啊!”

神捕司的司主的公孙康。

在孙策登基的时候,他好不犹豫的投靠的孙策,还成为的孙策一个爪牙,用神捕司的力量去剿灭的锦衣卫在明面上的卫衙门,导致锦衣卫元气打赏。

按道理他应该被处决的。

但是自从朝廷之中几个巨头都因为孙策登基的事情自杀的自杀,辞官的辞官,流放的流放,已经造成了不少的动荡,所以次一级的官吏在处理方面,也宽松了很多。

公孙康的处理也就被呆滞下来了。

其中有两个愿意,一个是辽东公公孙度的求情,这个来自辽东的诸侯,情面上还是有不少人情相助的,朝廷之中买他面子的人不少。

还有最重要的还有一点,刑部尚书高名想要保这个属下,高名是孙权的心腹嫡系,他的求情,孙权不可能置之不理。

鉴于这两点,目前公孙康的处置依旧是一个悬念。

“对于神捕司司主的位置填补,内阁方面可上奏!”

“陛下,内阁在这方面的意见有些分歧,最主要是无法对公孙康定罪,那么公孙康这个神捕司司主的位置,也依旧没有剥离!”

“公孙康?”孙权站起来,沉思了半响,道:“按道理无论对他如何处置,他这个位置也要拱手让出来,有何悬念吗?”

“陛下!”

司马朗闻言,苦笑:“这事情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公孙康敢于封杀锦衣卫!”

“原来症结在这里?”

孙权眸光之中划过一抹精芒。

锦衣亲军,在朝廷之中,地位特殊,是孙权御用心腹,吵家灭族的事情没少做,权力之大,刀锋之利。让很多人多少有些不放心。

神捕司这一次对锦衣卫动手,在理由方面自然让朝廷不得不反对,站错的对是事实,所以如今被锦衣卫打压了几乎站不住脚。

但是神捕司的试水反应却让很多朝中大臣都看好。

敢于对锦衣卫动手,在大吴朝廷,开天辟地第一次,所以……

“现在公孙康的情况如何?”

孙权眯眼。

“落井下石的人自然不少,而且李儒大都督也未必容得下一个挑衅锦衣卫的人,不过高名尚书好像铁了心要保他,丝毫不顾锦衣卫的反应,把公孙康羁押在天牢最深处的牢房,守卫的都是他的心腹,锦衣卫没有动手的机会!”

“伯达,你认为朕应该如何处置神捕司和公孙康!”孙权有些玩味的笑容挂在脸上,目光若有若无的看着司马朗。

“这个……”

“在这椒房殿之中,有什么话说不得!”

“那臣放肆了!”

司马朗把心一横,措辞一番,然后才说道:“陛下,锦衣卫的功劳,臣自然无法反驳,无论是夺取中原江山,还是在西域战场,锦衣卫都是战功赫赫,当年臣身居曹魏之时,就已经见识了锦衣暗子为了大吴朝廷不惜牺牲名誉,牺牲生命,无畏无惧的勇气,我对他们很多人都是敬佩的,但是……”

他话音一转,继续说道:“锦衣卫是一柄锋芒无比的剑,还是双刃剑,能为朝廷杀敌,也能伤了朝廷,臣认为,终究是需要为锦衣卫套上一个剑柄,方能让这一柄剑发挥出更强的杀伤力,而不会伤到我们自己!”

“朕相信李文优!”孙权沉默很久,答非所问,说了一句。

“陛下相信李大都督那是无可厚非的事情,臣也并非不相信李大都督,臣也不曾怀疑过锦衣卫会背叛陛下,会背叛大吴!”

司马朗漠然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