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峻挥舞着手臂,语气坚定而有力,他的煽动性话语让那些海军军官瞬间感到浑身都充满了使命感,并为之热血沸腾。
“遵命,我的元首,一切都遵从您的意志,我向您保证,俾斯麦号绝对不会辜负您的期望。”扎夫特和舰桥上的海军官兵全体立正,向着徐峻点头致意。
“那东西现在的调试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了。”徐峻伸手指了指装在舰桥最上层15米测距仪顶部的雷达天线。
“改进型雷达的使用效果很良好,比之前的型号要先进得多,已经可以达到作战需求。您要去控制室”扎夫特回答到。
“是的,我很有兴趣。”徐峻高兴的回答到。
德国的雷达技术在理论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落后,这在法国前线已经得到了证明。沃尔兹堡系列雷达与其改进型号已经让英国皇家空军吃足了苦头,现在任何越过海峡中心线的行为就等同于自杀。
德国海军对雷达技术远比空军更加注重,问题是技术水平却一直都提不上去,德国海军雷达的发展思路有些走进了死胡同。空军对海军进行的技术封锁更是加重了这种情况,究其根源那个罪魁祸首依旧是权力控制狂死胖子赫尔曼戈林。
戈林视海军为空军的首要的竞争对手,因为这两个单位都是依靠技术吃饭,毫无疑义的超级吞金兽。无论在预算还是资源上,戈林都有意无意的压着海军一头。戈林惹不起陆军根深蒂固的军官团和希特勒。欺负起没有靠山的海军倒是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海军的雷达技术此前一直走在所有军种的前列,空军其实起步比海军晚的多,但是空军背后有戈林撑腰,在大量的技术资源投入之后,开始后来居上,特别是后期在击落的敌机残骸中搞到了空腔磁控管的实物,并以此发展成了一大批先进的机载雷达。这些技术其实完全可以与海军分享,但是戈林却根本不为所动,这些资源用来装备空军都不够。怎么可能让海军再来分上一瓢。
德国海军一直到战争末期,才拥有了可以与英美匹敌的雷达系统,但是总体性能上依然落后与对手,两者之间几乎相差了整整一代的距离现在徐峻到来了这个世界,当然不会让这种问题再次发生,戈胖子此时已经被挫骨扬灰,别说空军。整个第三帝国都落到了徐峻的手中。
徐峻依靠掌握的技术向海军的雷达承包商格马公司提出了改进建议,同时向另一家承包商平奇公司提出了两款搜索雷达的发展意向。徐峻并没有直接拿出美国和英国的舰载雷达图纸,而只是拿出了空腔磁控管和ppi显示器的技术与思路,并且提供了一部分成熟技术的设计草图。
徐峻以无偿提供这些技术为条件,让这两家承包商各自抽调出最优秀的研发团队,加入统帅部直属的军事装备与技术研发局。在海军雷达技术的开拓者鲁道夫库恩霍德教授的领导下研发徐峻想要的海军雷达。
徐峻想要国海军雷达的研发者们在获得这些技术后是否能够发展出自己的雷达系列。结果让他惊喜的是,几个研发小组竟然很快就拿出了让他满意的成果。这些人并不缺少研发能力,缺少的只是一些先进的技术与理念,得到徐峻的帮助之后,他们很快就找准了发展方向,并且集合德国自己已经掌握的技术,研发出了最新型的舰载对海搜索雷达与舰载对空搜索雷达。
俾斯麦号上就安装了一部最新的fuo200型对海搜索雷达。波长10厘米,频率2800赫兹,探索距离达到了40公里,基本已经与后期的美军的sg雷达性能相仿。
更重要的是,这种雷达配备了最新的ppi显示器,全称是平面位置显示器,也就是日后大家熟悉的圆形显示屏,一道扫描线绕着轴心旋转,可以直观的显示出目标的具体方位与距离。此前德国还在使用普通的示波器,反射回来的型号在显示屏上显示的是一段波峰,观测起来既不方便而且还容易出现人为误差。
在俾斯麦号战斗装甲指挥塔同一层甲板的舰桥内部是高级军官住舱,供值班军官和航海军官居住,前面两间是二副和航海长住舱,靠近舰桥后部的是大副的舱房。
现在大副住舱被改成了雷达指挥室,全舰配置的四台雷达除了原本操控室之外,信号全都被引到了这里,室内安放着一章海图桌和平面航迹板,靠着三面墙安置着四台雷达显示屏和相应配置的电子设备,一名上尉带领着一个十二人的雷达班负责这里的运作,他们通过电缆和电话把搜索到的目标参数提供给炮击指挥所和战斗舰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